<tr id="d1o6z"></tr>
      <menuitem id="d1o6z"></menuitem>
          <code id="d1o6z"></code>
          <code id="d1o6z"></code>
          <ins id="d1o6z"><video id="d1o6z"><optgroup id="d1o6z"></optgroup></video></ins>
          010-53959868 BD@mcfly.com.cn

          麥飛科技CTO劉龍:我們不做植保無人機,而是運用遙感+AI技術打造精準農業服務

                  農業遙感技術雖然并不算多么新潮的科技,但卻一直是不太“接地氣兒”的高精尖技術,在我國,從20世界7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衛星遙感技術不斷迭代,尤其是在農業領域,遙感衛星幫助國家在大面積作物監測、資源調查和災害預防等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然而,農業衛星遙感技術也有短板,受到天氣、軌道周期、空間分辨率等現實因素制約,難以實現對田間尺度的精細化農情監測,而在田間耕作的農民也很難體會到這樣高大上的技術對農業生產有什么直觀的效益。這種情況下,低空無人機遙感對農業生產發揮的獨特優勢和實用價值正在凸顯出來,再結合當下的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一條賦能傳統農業的智能化精準農業路徑便十分可行。

                  獵云網日前采訪到麥飛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劉龍,跟他聊了聊這支包含中科院高材生和名企高管的創業團隊如何去深耕田間地頭的故事。據了解,麥飛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而在成立之前,除了組建團隊,另一項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發遙感監測載荷并和無人機適配起來。這支團隊有三位核心創始成員,現任CEO的宮華澤、CTO劉龍以及COO陳祺。宮華澤和陳祺是武漢大學的校友,專業方向就是遙感技術,大學畢業后,宮華澤繼續深造進入中科院,成為遙感應用技術博士、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祺后來在武漢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科學完成碩士學業,先后服務于航天科技集團,在阿里任產品總監?,F任CTO的劉龍本來是中科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國家發改委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宮華澤決定創業之后,就拉來這位技術大牛師弟一起加盟,三人之間的牽絆有著校友兼同門師兄弟的關系。

          麥飛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劉龍

                  劉龍表示,之前在科研單位服務的都是國家級項目,而創立麥飛科技,是打算拿我們積累多年的遙感技術放到C端去做,讓農民們都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普惠價值。關于公司的定位,劉龍解釋說:“這主要是基于我們的技術點來說的,包含幾個關鍵詞,遙感監測、人工智能、精準農業。遙感監測是我們的老本行,人工智能技術是我們能把遙感運用到農業場景里的手段,幫助我們檢測出農作物病蟲害后輸出精確的防治措施,進而降低成本提升防治效果,實現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所以我們要做這樣的服務商,一家聚焦農業病蟲害遙感監測及精準作業的AI服務商 ?!?

                  麥飛科技進行農田作業的載體平臺就是無人機,據悉,目前公司已擁有20余架無人機,大類分為兩種,一種是監測機,一種用來施藥。劉龍表示,無人機對我們來說是業務中的重要組成,但我們不做無人機,類似于大疆、極飛等無人機廠商算是我們的上游供應商,我們是采購他們的無人機,讓他們幫我們做定制,最核心的還是在我們的遙感載荷部分。

                  針對低空農業遙感的需求,麥飛科技自主研發了一款無人機載荷叫“麥視探針”,波譜范圍320—1220nm,集成了團隊的AI軟件算法,建立起了光譜與農作物病態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病理藥理建模是其關鍵技術所在。搭載麥飛探針的無人機在農田上空飛一遍,就可以得到當前農田的病蟲害狀況光譜圖數據,數據上傳到麥飛AI云進行分析計算,最后輸出配藥施藥方案,一般5分鐘之內就能得出結果,再傳輸給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即可。施藥后,麥飛監測機可持續抽樣監測,跟蹤病蟲害防控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植保無人機入局者不在少數,但多數只停留在接到農戶訂單噴灑農藥的階段。劉龍介紹,對于農戶來說,麥飛科技的優勢就是成本低、保效果,要做到效果好其實跟科技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傳統農業生產里邊是沒有監測這個環節的,農民也幾乎沒有這個概念。傳統航拍和植保無人機只能停留在表面作業,航拍發現病蟲害現象的時候其實已經受到了損失,并且傳統植保無人機屬于全覆蓋式簡單粗獷地噴灑農藥,很容易造成農藥浪費和農作物用藥過量等問題。而遙感是穿透性的探測技術,不同的波段、葉綠素變化和光譜特征能檢測出顯性的或者肉眼看不到的病害,以便提前做好預防治理措施,噴灑農藥的時候也可以有針對性的配比農藥、控制噴灑范圍,麥飛科技還和一些農業藥品、肥料等農資廠家直接合作,進一步降低用藥成本。

                  劉龍舉例,傳統農業施藥,一畝地一年的農藥加人工費用按150元說,而把病蟲害防治工作全程托管給麥飛科技費用會降到近百元左右,對于農戶來講是省錢的,實惠的,也更容易接受。目前公司客戶主要有兩種,一種相當于農業合作社單位、種田大戶,比如百畝以上的田地,另外一種是小散戶,只有幾畝地,而對于這種散戶的話,會根據實際土地距離采用類似團購做法,散戶聚到一起,湊成一個比較大的區域,方便無人機作業。據了解,麥飛科技的遙感技術目前可以檢測出17種常見病蟲害種類,準確率可達97%,云端積累了超過50TB農情AI數據,1.6億+組光譜數據,公司成立到現在已服務過100萬+畝次。而在可監測的農作物種類方面,目前是以水稻、小麥為主,同時也在研發適合其他更多種類農作物的探測技術。之所以選擇從水稻小麥等農作物開始,麥飛科技有自己的調研數據,據了解,我國種植小麥和水稻的種植面積有54.36萬平方公里,耕地占比達32.67% ,這8億多畝土地是麥飛科技想要率先要開拓的市場空間。

                  會不會有同行加入來搶占市場份額?劉龍對此表示樂觀:“長遠來看,競爭肯定會產生,但是我們已有三重壁壘。第一,我們的核心技術優勢會贏得2~3年的時間窗口;第二,農業本身的特點是有作物生長周期的,錯過這幾個月的周期只能等到來年,這又追加了時間壁壘優勢,并且隨著數據的積累和技術迭代,我們的模型肯定更完善,更精準,服務流程更成熟體驗更好;第三,我們擴展跟農資商或種田大戶的合作關系也會不斷加深,產業鏈條優勢會越來越明顯?!鞭r田植保必須要下沉到地方,因此除了北京作為技術研發總部之外,麥飛科技也正在將自己的運營中心擴展到江蘇和遼寧等省份,以同步拓展全國的市場,覆蓋主要的糧食產區。目前團隊共有百余人,在地方運營中心會配備當地的市場人員、農技人員和無人機飛手等,會根據訂單需求隨時做調度。麥飛科技還研發了一套農田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管理田塊信息、農戶信息、耕作信息等,為土地和農作物耕種建立了全流程的數據庫。

                  “美國2%的職業農民養活了全美所有的人口,而且還可以對外出口糧食。發達國家的整個農業自動化、科技化水平非常高,中國目前落后太多了,多數仍是靠人力去勞作的傳統農業。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手段,能真實地為中國農業帶來一場變革?!卑凑談垖ξ磥淼臅诚?,將來農戶只需要把土地托付給麥飛科技管理,坐等收成就好了,從種植、生長、收獲的所有中間環節都會實現自動化科學化,甚至在接下來的商業化路徑中,科學的耕種方法能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品牌增值效益,形成品牌價值拓展商業空間。而在科技研發層面,麥飛科技所采集到的農田地理作物信息也會逐漸形成系統性的有價值科研大數據,打造成業內領先的農業智庫,推進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的進階。

          樱花草视频WWW,永久免费看A片无码网站十九,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tr id="d1o6z"></tr>
            <menuitem id="d1o6z"></menuitem>
                <code id="d1o6z"></code>
                <code id="d1o6z"></code>
                <ins id="d1o6z"><video id="d1o6z"><optgroup id="d1o6z"></optgroup></video></ins>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